2024-04-27 05:18:50
当前位置:主页频道 > 书画频道 > 评论

归舟转青苹 随潮向富春—经富春书法作品鉴赏
文章来源:中国干部网    作者:杨东志    发布时间:2016-08-08 22:08    点击量:955    

 
 
 
 
 
 

  “归舟一路转青苹,更欲随潮向富春。吴郡陆机称地主,钱塘苏小是乡亲。葛花满把能消酒,栀子同心好赠人。早晚重过鱼浦宿,遥怜佳句箧中新”。与书画家经富春先生相交相知后,每读韩翃(字君平,河南南阳人,唐代诗人,“大历十才子”之一)《送王少府归杭州》这首诗,就会不由自主地想起他。

  经富春,江苏扬州人。毕业于海军大连舰艇学院,原服役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北海舰队某部,上校军衔。系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书画家协会会员。任中国君子画协会理事、中国艺术家协会理事、敦煌艺术研究会理事、青岛诗书画印协会副主席、琴岛画院副秘书长、中国艺术品收藏鉴定中心秘书长、《中国艺术家》杂志编委、《中国书画家》杂志社山东莱州创作基地副主任。素有“扬州九怪”之称。

  不久以前,赏析经富春国画作品(文已另发),不经意间看到他的书法,心里为之一动,遂微信告知“把你的书法作品图片发过来几幅”。可能是他当时正在“线上”吧,很快便有图片陆陆续续发了过来,最后还附了一句:“喜欢什么请告知”。

  看着经富春先生那一幅幅或大气磅礴、或行云流水、或力透纸背、或跌宕遒丽的书法作品,心里油然而生“如鲠在喉,不吐不快”之感。

  经富春的书法“知白守黑”。

  老子在《道德经》第四十五章中曾曰:“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静胜躁,寒胜热。清静,为天下正(大意即:那完善至极的,看起来却好像欠缺的样子,然而永不败坏。那丰盈四溢的,看起来却好像虚无的样子,然而用之无穷。最正直的好像弯曲,最聪明的好像愚拙,最善辩的好象口讷。安静胜于躁动,一如寒冷抵御炎热。唯有清静,是天下的正道)”。经富春先生的书法就是这样,“知白守黑”,“大盈若冲”。因为他知道,这是章法布白的关键之所在。书法的艺术“枢纽”在于“留白”,而只有好的“留白”,且“以白托黑”,“以黑托白”,“黑与白相互兼容,虚与实相互依托”,才能充分给予读者以足够的想象。书法艺术所构成的“形态美、质地美、韵律美、力感美、气势美、结构美、章法美、意境美、风格美、自然美”无不与黑白发生关系,黑白美蕴含于每个“共同美”之中。而一旦离开 “黑”与“白”、“虚”与“实”, 书法作品的每一种“美”便不复存在,更是无从谈起。经富春在他书法的实际创作中,非常注重于汉字的“造眼”,追求每一个汉字都有“眼睛”。平常我们所说的“空间”,也就是汉字的“眼睛”,而他写出的每一个汉字,均有它自己的“眼睛”。因为在他看来,汉字也有它的“长相”。故而,创作时他从其“长相”着眼,书写时他从其“长相”入手,提高自己的“造字”能力,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好的“汉字造型家”、“汉字设计家”,创作中做到“黑白分明”,“知白守黑”,可谓“其曰空者,即黑白分明也,一字有一字之空处,一行有一行之空处,一幅有一幅之空处也。”颇合清代书画家、学者蒋和所谓“布白有三:字中之布白,逐字之布白,行间之布白”之要义。

  经富春的书法“前后相随”。

  老子在《道德经》第二章中曾曰:“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大意即:天下所有的人都知道以美为美,这就是丑了……有和无是相互依存的,难和易是相互促成的,长和短互为比较,高和下互为方向,声响和回音相呼应,前边与后边相伴随)。经富春先生的书法就是这样,“长短相形”,“前后相随”。他认为,“笔法”是书法作品好坏的关键,最为难得。创作中,他心到笔到,笔至意达,一“推”一“送”,便有了优美的“线条”;一“提”一“按”,便有了良好的“弹性”。继而,高下相倾,“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便有了巧妙的“结体”。经富春先生临池不辍,遍临诸帖,久而久之,创作时便一如“庖丁解牛”,顺手拈来,“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结体”造就了“章法”,“章法”彰显了“结体”,既传承古法,又卓立新意,可谓“审美在内心,韵味在字外。颇合赵孟頫“书法以用笔为上,而结字亦需用工盖结字因时相传,用笔千古不易”和王羲之“夫书字贵平正安稳,先须用笔,有偃有仰,有侧有斜,或小或大,或长或短”之要义。

  经富春的书法“其精甚真”。

  老子在《道德经》第二十一章中曾曰:“孔德之容,惟道是从。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大意即:最高的道德形态,是彻底顺从道。道作为存在物,完全是恍恍惚惚的。恍惚之中有形象,恍惚之中有实在。在他的深远幽暗中,有一个精神存在著。这个精神至真至切,充满了信实)。经富春先生的书法就是这样,“其精甚真”,“其中有信”。欣赏他的书法,可以发现其在多年的书法创作实践中,始终固守着书法的传统追求,即以传统帖学为主导,强化书法的“书卷气”。因为经富春先生知道:要提高书法艺术,就必须博览群书。诗词歌赋、经史子集等中国古典文学,都是书家的必修课。因为书法所体现的是一种文人的品味,读了这些书之后,再加之自己生活的历练,内涵的丰富,修养的提高,才有可能去体现书法作品中的文化气息,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书卷气。故而,无论他的书法如何追潮逐流,开拓创新,但却均没有流于时弊,而是明显保持着精明的理性,也就是所谓的“师古而不泥古,革新而不逾矩”。故而,他的笔法张合有度,自然劲拔,在书写中不经意间便传递出了文人之雅韵、丰厚之意蕴,颇合虞世南 “书道玄妙,必资神遇,不可以力求也。机巧必须心悟,不可以目取也”和包世臣“书道妙在写情性”以及刘熙载“笔性墨情,皆以其人之性情为本”之要义。

  综观经富春先生之书法作品,既有古人之风骨,也有今人之意趣,可谓用笔老到,线条优美,章法巧妙,意蕴丰厚,颇具大家之风范。既能养目,亦可怡心,堪属精神食粮之上品。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