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4-26 01:00:41
当前位置:主页频道 > 书画频道 > 评论

腹有诗书气自华——记著名书法家田冰先生
文章来源:中国干部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16-03-23 21:16    点击量:1119    

  东坡说:“古之论书者,兼论其平生,苟非其人,虽工不贵也。”要深入理解田先生书法艺术特色,欣赏其书法的艺术魅力,应比较全面地了解其人,对其书艺的发展轨迹追根溯源,循迹探情。

  清代刘熙载说:“书,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曰如其人而已”。田先生自幼耳濡目染其父的书画创作和业余戏剧活动,奠定了他一生爱好书画戏剧的根基;近乎于严苛的传统教育,形成了他仁义恭让而力求上进的做人理念。这些对其数十年的学习、工作、生活,发挥了决定性的影响。仅就学习书法而言,勤勉则60余年临池不辍,永不满足;笃学则志虑专精,深钻苦研;多才则相互参悟、融会贯通。

  他上世纪末的《自叙》诗基本概括了自己的习书历程和理念: “幼时捉管法为先,既长行书又练潘。井底称雄堪笑我,空中展翅始知天。发愤图强三十载,索理临池一万篇。但愿闲庭常戏墨,达情纵笔乐余年。”

  据悉,其书法启蒙自《郑文公碑》,还曾在馆阁体小楷上下过功夫,后则楷写颜真卿,行练潘龄皋。中学曾获学生书赛一等奖;下乡三年,劳动之余,除坚持临写颜潘外,还练过赵孟頫《胆巴碑》等;读中师和大学,师生皆知其书法过人。改革开放后,他以极高的热情投入社会书法活动,曾任宁夏书协副主席、银川市书协主席、银川书画院院长多年。以致书法成了他实际的专业,主要精力都投入到了临池探索和书学理论学习之中。功夫不负有心人。四十多年来,田先生的书法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1994年,在全国第一届正书大展中,田先生的楷书《千字文句》获奖。这是宁夏书界第一次在中国书协独家举办的展览中获奖。当时的中国书协评委会秘书长蔡祥麟先生说,“几千年来,人们都在学习颜体楷书,但要写出新意来很不容易,田冰就写出了一个新的面貌。”之后,田先生应邀以这种书体为银川市光明广场、人民广场等书写了碑文,至今广受赞誉。在这两通碑上,我们清楚地看到,笔画提按使转、牵扯纵横之中,刚柔并济,方圆兼互,颜味十足又似颜非颜;结体庄严而匀称优美,用笔灵活又不失法度,结笔处如金文之熔铸,呼应间偶有牵丝带出;既有颜真卿的宽博雄浑,又有钟繇的质朴雍容,还有王羲之的灵动秀雅……许多人为碑文的艺术美所吸引,久观不去;有的则多次前往观赏、拍照留念。笔者认为,田先生的“颜体楷书”,传承有自,气象正大,自出机杼,独具一格,确是当今不可多得的楷书一家。

  然而,在诸多展赛、专集以及奖项中,我们看到更多的还是田先生的行草书作品。

  田先生父亲痴迷于潘龄皋行书,直至所书达到可以乱真的程度。受此影响,田先生少年时也练潘龄皋。后来,为脱窠臼,又广临二王、颜柳、苏米、赵董、智永、怀素及近代于右任、沈尹默、白蕉等名家行草字帖,收到了明显成效。

  与“功夫在诗外” (陆游) 一样,说书法也是“功夫在书外” (潘伯鹰) 是不容置疑的。读大学中文系,田先生有意识地努力学习《文艺理论》《哲学》《文字学》等。后来,在书画函大任教,又收教学相长之利。他将京剧的抽象具象、抑扬顿挫,国画的墨分五色、工写虚实等,与书法的章法、结构、用笔、用墨联系起来,加以分析研究,并进行了长时间的书写探索,使其行草书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1996年,田先生应邀在匈牙利办展,以后又赴日本、荷兰举办。五六十幅至近百幅不同内容、形式各异的作品,给外国朋友带去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盛宴。其中绝大部分作品自然是行草书。

  评论家夏寒先生称“此作高古平朴,字里行间透出一股清新之气,充盈着一种典雅之美,在整体上给人展示一种书家自身的深厚功力,且表明书家在追崇一种兼蓄“圆”、“通”、“厚”的审美格调。”对《全国书画名家精品展作品集》中田先生的行书《滕王阁序句》,吉德先生评论说,“掣笔劲健流源,挥洒自如,结体圆转秀润,一任自然,洋溢着一种豪纵奔逸的情致。布局浑然一体,字字以气韵相连,丰瘦中和,典雅清逸。”他还说“综观田冰书艺,有儒雅风范,书卷气甚浓,行笔揉合得体,一去雕饰而几近烂漫;不贱古人,而自具绳度,形质天真而翩翩自然。”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