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国际劳动节 唱响劳动者之歌
发布时间:2016-05-01 08:06
张聪做制剂检测实验。 |
张聪为小朋友讲解中药知识。 |
钟菊文指导农户给柑橘施肥。 |
钟菊文检查农作物情况。 |
|
李克勇检查引导污水进入收集箱的水管。 |
江苏昆山张聪
服药单:中药制剂师的贴心配方
本报记者 王伟健
当工作中的探索创新变成了乐趣,你就会四处思量还有没有别的地方可以改进。
——张 聪
今年30岁的张聪,2009年从南京中医药大学毕业后到江苏省昆山市中医医院工作,先后担任中医药剂师和制剂师。在中医里,药剂师和制剂师是个技术含量并不算高的岗位。医生开了药方,药剂师给患者配药,按图索骥;制剂师同样是根据古法炮制,按部就班。但就在这两个外人看起来很普通的岗位上,张聪发挥他的聪明才智,不仅改进了配药信息化流程,提高了就医效率,还获得了两个国家专利,真是“行行出状元”。
医生从此不用在药盒上手写医嘱
苏州的中医研究非常深厚,当地便有著名的“吴门医派”。张聪对此非常感兴趣,“不过工作比较枯燥。”张聪说,药学部门有好几个,医生开出药方之后,由药剂师进行调剂,意思就是称药。在这个岗位上干了4年,张聪又去了医院的制剂室,“医院有88个中药自制的制剂,相当于医院自己做的药,进行一些提取工作。”张聪介绍说,流程就是将中药材通过煎煮、分离,将传统的汤剂进行剂型的改变,“老百姓以前配中药之后自己回去煎煮,现在就会制成颗粒、胶囊、口服液等,携带方便”。
一直喜欢琢磨的张聪,注意对平时工作的痛点进行分析。“以前医生开了药方后,药房发药,很多病人都不知道要怎么服用,需要靠医生口头叮嘱。患者现场听完,可能回来就忘了,有时候会写在药盒上,但患者未必注意到,可能需要再回来问。这个问题存在的时间比较长,但都习以为常了。能否想到方法改进一下?”张聪说,当时他就和药剂科的同事思考,怎样解决这个问题。
信息化时代,还需要医生用笔写上医嘱吗?有没有可能通过信息系统的改造来方便患者和医院?张聪说,每个患者的处方到药房后会自动打印出来,医生开的药一天服几次,一次服几片,都在这张服药单上,当患者到药房拿药时,药剂师把药给他时,服药单也一并给他,这样就很方便,很清楚。“这相当于重新制定了一套信息化系统,医生在门诊开药,后台自动生成。”张聪说,由于做了工作中的有心人,这个创新过程并不复杂,只用了三个月就开发出来了。
新的配药系统试运行后,没有增加医生的工作量,而对于患者来说,则是大大方便了。“因为避免了患者来问询服药问题的麻烦,就医秩序也就更好了。”
药房用中药干燥柜获得国家专利
在外人眼里,中医充满了神秘感。比如六神丸,要用到一种名为锅灰的配料,让人不可思议。但对于制剂师来说,这些中成药都是有着固定的配方,制药工作就成了枯燥重复的劳动。“中药制药也可以有创新。”这次创新让张聪很有成就感。
昆山市中医医院有个良好的传统,非常重视临床科研。医院设立了青年科研的扶植基金,鼓励医护人员创新。
张聪被调配到制剂室的提取车间后发现,中药材粉末的干燥是一个老大难的问题。“因为中药粉末受潮后,容易发霉、生虫,严重时会失去药效。”但现有中药粉末大多是采用摊晾方式干燥,摊晾需要大量的时间,还要看天气。而工厂使用的干燥柜虽然一次可以干燥很多药材,但医院的小药房用不了那么大的设备。张聪开始考虑,有没有一种设备能同时干燥几种不同中药材,构造简单,使用维护方便,“能适合小药房的干燥设备。”
2012年开始,张聪就萌生了这个想法。可让一个学中药学的药剂师来发明干燥设备,并不是容易的事。对于学中药的张聪来说,化学接触得比较多,对机械制造并不熟悉,“相当于从头学起。”张聪说,将脑海中的一点想法变成现实,还是非常难的。
张聪并没有停留在构想阶段。他买来机械制造的书籍,参考其他干燥的设备,遇到不懂的问题,他就上网发帖求助。就这样一点一滴地努力,他完成了从外形、走线等一套干燥柜的图纸设计,并在2015年7月8日,拿到了国家知识产权局实用新型专利——一种应用于中药房的多层中药粉末烘干装置的授权公告。
“这个成果申请到专利后,挺有成就感的。当工作中的探索创新变成了乐趣,你就会四处思量还有没有别的地方可以改进。”张聪开始注意工作中的一些需要克服的难题,然后想办法用创新去改变它。“万事开头难,有过一次之后,第二次相对来说就比较简单了。过筛机器的设计就比较快,整个流程走下来,只用了一年左右的时间。”张聪说的这个设备,也获得了国家专利。
安徽合肥李克勇
截留滴漏:环卫人解出难题
本报记者 叶 琦
踏实工作,就是本本分分做好本职工作。诚实做人,便是发现工作中的问题不回避,并努力解决这些问题,对自己负责、对工作负责。
——李克勇
“踏实工作、诚实做人”,母亲在李克勇18岁高中毕业后第一天上班时,这样叮嘱他。母亲的这句话一直影响他至今。在安徽合肥市环卫部门工作36年,李克勇不仅在平时注重节约,还创新解决了垃圾车污水截留的难题,拿到了国家专利。“也没希望做什么大发明,只要对市民有用就行。”李克勇这样告诉记者。
发明污水收集装置
李克勇今年54岁,1980年高中毕业就在环卫部门工作。“马路扫过,垃圾中转站也去过,垃圾收运车也开过,对单位的各个岗位都熟悉了一遍。虽然岗位有所变化,但都没有离开环卫这个行业。”
后来,李克勇岗位调整,成为一名垃圾收运车驾驶员。他回忆,“市民对垃圾收运车有意见,主要集中在车子过路时滴在地上的污水。时间长了,车子经常路过的路段都被染黑了。不说难看和难闻了,还很滑,容易导致安全事故。”
李克勇说,因为一直就对车辆设备的维修感兴趣,他便萌生了通过技术改造的方式解决这一问题的想法。说干就干,2005年,李克勇和车队几个同事组成了一个技术攻关小组。
李克勇带着队友决定先从跟车观察入手。原来,垃圾收运车车斗不是密封的,垃圾中的污水便是从车斗后面的缝隙中流下的。同时,他们还发现天热时,斗内的垃圾会发酵膨胀,污水也会从车子顶部流下。
于是,李克勇他们便着手技术攻关。车斗里的污水堵是没用的,那就想办法把污水收集起来。“我们先是焊接了一个接水槽,放在缝隙的下面,收集流出的污水。”李克勇说。可跟车查看效果后,他们发现接水槽没过不久就满了,车子晃动或转弯时,污水还是流了下来。
随后,技术攻关小组又进行了多次改良,最终通过加装收集箱解决了这个难题。“2006年算是基本定型,后期进行了升级。”李克勇说,这在当时算是先进技术了。附近城市的城管部门纷纷来到蜀山区取经。后来一些垃圾收运车的生产厂家也过来看过,都说不错。
到了2011年7月份,李克勇团队的创新成果最终定型,当时加装的接水槽和收集箱到现在还在使用。考虑到这一成果来之不易,李克勇团队还将污水截流技术申请了国家专利,并在2012年拿到了专利证书。“我们拿到的那个‘污水收集装置’实用新型专利还是全国首个,现在许多垃圾收运车出厂时,就已经安装了接水槽和收集箱,车子行驶在路上基本上看不到污水流下来,我们的辛苦没有白费。”李克勇说。
踏实工作 诚实做人
“我的母亲也是一个环卫人。虽然有些人可能觉得扫马路不是个体面的工作,但母亲踏实工作、诚实做人的态度,一直影响着我们几个子女。”李克勇说。
踏实工作,在李克勇看来,就是做好本职工作;诚实做人,是发现工作中的问题不回避,并努力解决,对自己负责、对工作负责。
在蜀山区,有3个建成时间较长的垃圾中转站,由于设计原因,一些设备在垃圾倾倒压缩过程中,常常将垃圾料斗内的油缸泵芯撞损,每个月都要换一次油缸,每次至少要花费3万多元。为此,李克勇和同事们在油缸上设计安装了一个钢管防护罩。如今,这项发明运行正常,正式推广使用后,仅蜀山区城管汽车队每年就能节约40万元。
2012年,李克勇被调到蜀山区城管局汽车队负责垃圾收运车辆及中转站设备的维护和保养。他统筹车队所有车辆和设备,循环利用液压油和把废油用于润滑、防锈,每年省下这方面的费用约15万元。
多年来的认真工作,也让李克勇收获了很多荣誉。2007年,因为对车辆的改造,他获得了合肥市科技创新型“五一”劳动奖章;2014年,因为在工作上兢兢业业,他获评合肥爱岗敬业好人;2015年,他又被合肥市文明委授予“第四届合肥市道德模范”荣誉称号。
除了日常工作,李克勇还利用业余时间阅读一些与汽车构造、垃圾处理设备相关的专业书籍,“理论和实践多结合才能更加方便地解决问题”。李克勇说。
福建武平钟菊文
水田袜:“土”专家的得意发明
钟自炜 朱春华
我平时就是爱捣鼓,尝试用一些土经验、土办法解决工作中遇到的一些实际问题。为农民服务是我应尽的职责。
——钟菊文
走在田间地头,他是一名踏实能干的劳动者;站在工作一线,他又是一位善于创新的技师。凭着孜孜不倦的勤学精神和执着追求,他在平凡岗位中悟出两项国家专利,在创新思路的启发下,用心服务农民群众。他就是福建省龙岩市武平县农业局土肥站高级技师钟菊文。
30年坚守成土检专家
走进武平县农业局土肥站,皮肤黝黑、笑容憨厚的钟菊文浑身透着一股朴实劲儿,看起来更像一位农民。然而,当他站在化验室的器械前,认真专注的神色立刻焕发出一名科研技师的风采。“我1981年从学校毕业,先后在武平县农科所、农业局土肥站等单位工作过,一直就没离开过农业。”钟菊文说,30多年的工作经历,为他赢得了“土”专家的称号。
“土”专家,说的正是钟菊文的工作内容。“我们土肥站的主要职责,就是对土壤进行检测,随后进行配方施肥。”谈起工作,钟菊文的话匣子立刻打开了,“简单来说,相当于先给耕地‘体检’,然后为其配制营养餐。”
钟菊文介绍,根据地块土壤性状,种植什么作物、什么时间施肥,以及施什么肥、施多少、怎样施都有讲究。“这样才能保证农作物获得高产,并且做到经济、省肥,减少环境污染。”
土肥站特殊的工作性质,要求钟菊文既要在化验室加班加点,又要常常深入田间地头。尽管工作辛苦,已至不惑之年的钟菊文依旧干得甘之如饴:2006年,他利用水泥工业废料开发出新型化肥,如今累计推广180万亩;2008年以来,他协助落实的农业部“测土配方施肥”项目,累计推广应用面积175万亩;2010年以来,他协助落实的“土壤有机质提升”项目,累计推广应用面积40万亩……
15次实验换劳作安全
2015年3月,钟菊文研发设计的“具有透气功能的水田袜”获得国家专利。“这种袜子具有超强的防水防尘和透气功能,在彻底防止泥水渗入的同时,能确保防滑和空气的正常流通,特别适合水田作业。”手拿水田袜,钟菊文自豪地说。就是这样小小一双袜子,前后研发耗费了3年时间。
“长期田间操作中,我发现农民赤足在水田里劳动,难免会遭到蚂蟥、血吸虫、毒蛇的侵害,也容易被玻璃或作物茎叶扎伤,在冬春低温时节还容易冻伤双脚,引发关节炎等毛病。”钟菊文说。由此,一个想法在他脑海诞生:能不能发明一种适合于水田劳动作业的袜子?
2011年3月,钟菊文着手解决这一难题。一方面,他查阅大量图书资料,反复研究传统水鞋和袜子工艺的特点和生产过程;另一方面,他不断研发成品,开展实地测验。“最难解决的,就是一双袜子需要适应不同土壤类型。”钟菊文说,从沙壤田、黄泥底田到烂泥土,他在多种类型田块上进行了15次反复实验,最终在2014年6月设计成功。
“我平时就是爱捣鼓,尝试用一些土经验、土办法解决工作中遇到的一些实际问题。”无独有偶,他在去年获得的另一项国家专利“土壤电动取样机”同样来源于实际工作。传统的土壤取样器为手动作业,费时又费力。他的土壤电动取样机不仅省时省力,而且土壤样品不会相互沾染,避免取样误差。
手握两项国家专利,先后发表农技论文6篇,如今,“土”专家钟菊文已是远近闻名的发明大王、技术能手。他的“土”不但没有阻碍工作,深入基层接地气更为创新插上翅膀。
一成增收效益显现
4月24日,再次来到土肥站的武平县武东镇炉坑村农民刘启标一脸欣喜。“按照你上次给我的配方进行施肥,我家脐橙的施肥成本从去年的6500元下降到4600元,产量还增加了超过一成。”与钟菊文一见面,刘启标便立刻汇报起自己田里的情况。
原来,2015年春,钟菊文对刘启标的110亩脐橙基地进行了取土化验,他有针对性地为刘启标开了施肥配方。如今短短一年,效益已然展现。
不只是刘启标,桃溪镇的茶叶大户付相平同样受益。按照钟菊文配制的“茶叶专用肥”,每亩茶园增产22公斤,每亩增收4400元。
“我的工作就是与土打交道,为农民服务是我应尽的职责。”钟菊文说。这位心怀土地的“土”专家,一直走在服务农民的一线。
2007年以来,他利用技术培训班、下乡实地传授技艺等形式培训农业工人、农业专业户及其他农业从业人员900余人;2010年起,他前往全县最边远的山村之一——湘店乡三和村20多次,对该村的水稻栽培进行全方位指导,确保了年年丰收……据统计,钟菊文共参加采集土样2600多个,开发出水稻、茶叶、柑桔、仙草4种专用肥,并累计推广2.3万吨,全县214个村已经全部走遍。
本版制图:蔡华伟
《 人民日报 》( 2016年05月01日 06 版)